向來和記出品深得街坊歡心,因為余父會主動「溝茶」,即使是百多至幾百元一斤的中價普洱、龍井、鐵觀音、香片,有時質素不穩,余父就會混一點靚茶葉,讓整體感覺更芳醇,余鴻保留這項「蝕底」傳統,「賺到的利潤一定少了,但無所謂啦,為街坊賺少一點,薄利多銷,才有來有往。如果給人家劣貨,賺到一次錢,下次他不再來,也根本沒意思。」
余鴻也謝絕「硬銷」,堅持實話實說,「舉個例,明前龍井夠上乘矜貴,賣出去利錢豐厚,但如果你胃部功能較差,根本不適合喝綠茶類,一味只為賺錢硬銷給你,你個胃唔受得飲唔到,既嘥錢又嘥晒啲茶葉,你說多無謂。」
這種「老實」,其實就是一種以街坊為本的心意,難怪和記與街坊的情誼能延續兩代,「有個80多歲老街坊幫襯了幾十年,由顧客變成了老友,現在雖然老豆已經不在,但他一有空還是會來店裡坐坐,喝喝茶、聊聊天。」
賣茶葉,余鴻謙稱半途出家,聊茶他可是個專家,四十多年品茗經驗,令他儼如街坊的「茶事顧問」,從分辨好茶、泡茶、到揀茶壺,街坊有問題都來店子請教他,有些甚至買來當批發,供應給本地五星級酒店,小小茶莊堪稱街市裡的隱世高手。哪天你經過石籬(一)邨商場,不妨請余鴻替你拿主意選好茶,說不定會大開味覺新境界。